信件信息 | |||
受理编号: | 49482 | ||
信件名称: | 关于应届毕业生就业求职问题 | ||
信件分类: | 举报 | 提交时间: | 2025-04-21 |
信件内容: |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2025年应届毕业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寻求就业机会的过程中,我遭遇了一些困扰,特此致信,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推动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近期,我通过多种官方渠道查询政府见习岗位信息,然而,遗憾的是,并未找到与我专业及职业发展方向匹配的见习岗位。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我在国务院客户端进行了求职登记,期望能得到相关的就业指导与推荐。但截至目前,登记后并未收到任何后续反馈或帮助信息,这让我感到十分迷茫与无助。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促进毕业生从校园到职场的平稳过渡。然而,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政策在落地执行过程中似乎存在一些偏差。这不仅影响了像我这样的应届毕业生对政策的信任,也极大地打击了我们就业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帮助应届毕业生就业,我建议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加强见习岗位开发与信息发布:进一步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开发更多适合应届毕业生的见习岗位,并确保岗位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在官方平台发布,便于毕业生查询与申请。 2. 完善求职登记后续跟进机制:对于在国务院客户端等官方平台进行求职登记的应届毕业生,建立健全有效的后续跟进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对接,根据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和个人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服务,真正让求职登记发挥作用。 3. 加大政策宣传与执行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如校园宣讲、线上直播、社交媒体等,广泛宣传国家关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同时,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企业和毕业生都能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应届毕业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解决好我们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我们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我们顺利实现就业,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信件,期待能得到您的回复与帮助。 此致 敬礼! |
回复信息 | |||
回复部门: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回复时间: | 2025-05-16 |
回复内容: | 杨赛雅同学: 您好!感谢您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注,并坦诚反馈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您的来信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现结合我市就业工作实际,回复如下: 一、关于就业见习岗位问题 您反映通过官方渠道未能查询到与专业及职业规划匹配的见习岗位,我们深表理解。为提升岗位供需对接效率,我局下一步将加大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就业见习的力度,更多开发科研类、技术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见习岗位,重点覆盖信息技术、教育、医疗、社会工作等领域。2025募集不少于8000个就业见习岗位,鼓励见习单位为见习人员购买商业保险,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同时,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发布我市就业见习单位信息,及时帮助求职者与见习单位取得联系。 二、关于求职登记后问题 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豫人社办[2024]54号)文件要求,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强化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信息服务衔接。各高校要落实高校毕业生去向登记制度,将就业去向登记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重要环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与未就业毕业生普遍联系,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公开和实名制就业服务落实,对有就业意愿的,免费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见习机会。人社部门衔接毕业生信息预计于7月份学生离校以后获得,针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开展“1131”服务。 三、关于政策宣传与执行力度建议 您提出的政策宣传与执行建议,我局将从以下方面强化落实: (一)多渠道政策宣讲。一是联合高校开展“就业政策进校园”巡回宣讲,覆盖职业规划、见习补贴、创业扶持等内容;二是制作“政策明白卡”,以图文形式在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高广泛发布。 (二)严抓政策落地监督。一是通过周调度、定期通报各县(市、区)针对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工作进展情况,摸排掌握我市离校未就业信息状态,确保年末落实就业去向率率不低于90%。二是加大资金支出力度,对符合吸纳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单位,按规定支付就业见习补贴。 四、下一步工作 我局将持续把应届毕业生就业作为“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推进: (一)持续做好各类招聘活动。根据2025年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安排,4-5月,我市组织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活动,为期两个月;10-11月将举办高校毕业生“金秋招聘月”活动,旨在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通过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为企业与求职人员搭建面对面的招聘平台,全力支持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残疾人员、就业困难的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 (二)做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重点关注零就业家庭,对通过市场无法就业的困难人员,实现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五、联系方式与反馈渠道 如您在求职过程中仍遇困难,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局:0375-2978818。再次感谢您对就业工作监督与建议。我局将全力以赴,助力每一位应届毕业生顺利迈入职场,为平顶山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
回复评价 | |||
回复满意度评价: | 此信件写信人未评价,写信人可登录网站后进行评价(如果已评价,请刷新页面)。 |